在內蒙古西部的戈壁灘上,平均海拔1500米的蒼茫土地間,中蒙煤炭貿易的大動脈正日夜奔涌。千萬噸級進口煤炭儲配交易樞紐便坐落于此,肩負著跨境能源轉運的核心使命。而山推LE70-X5純電裝載機的強勢入駐,正為這片繁忙的煤海注入源源不斷的綠色動力。
戈壁樞紐的能源使命,呼喚硬核裝備
該樞紐距蒙古國納林蘇海煤礦僅100公里,4座原煤棚、1座配煤棚及多座專用煤棚構成了立體化能源中轉網絡。每天海量進口煤炭經吊卸、堆存后發往國內各地,高強度的作業節奏,對裝卸設備的效率與連續工況適應性提出了極致要求。2023年項目啟動之初,各類工程裝備陸續集結,隨著作業量持續攀升,兼具強勁動力與節能優勢的純電裝載機,逐漸成為破解效率瓶頸的剛需之選。

山推軍團就位,LE70-X5成攻堅主力
2023年10月,10臺山推L58K裝載機率先馳援,憑借濰柴發動機與DANA變速箱的黃金組合,穩穩扛起初期原煤裝卸重任。而真正讓煤場作業效率實現質的飛躍的,是2025年5月加盟的12臺LE70-X5純電裝載機。這款標準版裝備量身適配煤場工況,搭載濰柴453/433大電量電池與法士特電控變速箱,搭配5.5方專用煤斗,動力與實用性雙雙拉滿。
從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到深夜的星光點點,這些“鋼鐵先鋒”每天堅守10-16小時,最長單機工作時長已近1700小時。在原煤裝卸、堆料及排土等核心環節,它們與15臺創維重卡緊密協同,精準完成每一次鏟裝與轉運,以零故障的穩定表現,贏得了現場團隊的由衷信賴。
破解戈壁作業難題,綠色動力顯神通
煤場連續高強度作業的挑戰不言而喻:10余臺裝載機需24小時輪班支撐運轉,5.5方煤斗滿載時對設備牽引力提出極高要求;加之戈壁地區溫差懸殊、粉塵彌漫,設備的散熱能力、密封性能與續航表現都面臨嚴峻考驗。而山推LE70-X5純電裝載機的針對性設計,恰好精準破解了這些工況痛點。

升級加大的散熱芯體,確保設備在長時間高負荷作業中保持溫度穩定;濰柴大電量電池提供持久續航,徹底擺脫續航焦慮;云宇橋與F2/R2排擋設計強化牽引力,面對滿載原煤依舊動力充沛。同時,超大空間駕駛室搭配懸浮座椅與冷暖空調,有效隔絕外部粉塵;FNR先導手柄簡化操作流程,內置逆變器更解決了機手通訊設備充電的剛需,讓舒適與效率雙向提升。
機手點贊客戶認可,硬核實力獲口碑
“這車真是我們的好幫手!”常年堅守操作室的王師傅提起LE70-X5純電裝載機便贊不絕口。“可調懸浮座椅坐著舒服,空調制冷又快又足,手機、對講機放車上就能充電,再也不用跑上跑下耽誤功夫。而且鏟煤勁兒特別足,先導手柄操作靈活,一天干下來都不覺得累。”
客戶方負責人也給出高度評價:“山推裝載機不管是電動款還是燃油款,性能都特別可靠,動力更是沒話說。尤其是LE70-X5純電裝載機,在煤場這種重工況下表現格外出色,動力絲毫不輸油車,節能效果還特別明顯,幫我們大大降低了運營成本。”

示范效應凸顯,綠色動力開拓新市場
隨著項目的穩步推進,山推純電裝載機的口碑在內蒙古片區持續升溫。該項目不僅顯著提升了山推純電產品的知名度與市場認可度,更推動其市場占有率較去年實現大幅增長。通過現場觀摩、視頻宣傳等多元推廣,這個能源樞紐的成功實踐成為周邊煤場的“標桿樣本”,越來越多客戶主動上門了解、采購山推設備。
在中蒙能源合作的內蒙古前沿陣地,山推LE70-X5純電裝載機以綠色動力為筆、以可靠性能為墨,書寫了工程機械賦能能源樞紐的精彩篇章。未來,這些馳騁在戈壁煤海中的“綠色先鋒”,還將繼續助力更多能源項目,在開拓市場的道路上穩步前行,綻放更強活力。